山东:乳山“老饭桌”成为农村养老“新常态”
导语
熏鲅鱼、芹菜炒肉、西红柿鸡蛋汤……4月28日,在乳山市徐家镇东峒岭村农村幸福院约80平米的食堂内,15位老人戴着口罩,间隔一米,排队取餐,享受“农村餐桌&r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山东:乳山“老饭桌”成为农村养老“新常态”
导语
熏鲅鱼、芹菜炒肉、西红柿鸡蛋汤……4月28日,在乳山市徐家镇东峒岭村农村幸福院约80平米的食堂内,15位老人戴着口罩,间隔一米,排队取餐,享受“农村餐桌&r
熏鲅鱼、芹菜炒肉、西红柿鸡蛋汤……4月28日,在乳山市徐家镇东峒岭村农村幸福院约80平米的食堂内,15位老人戴着口罩,间隔一米,排队取餐,享受“农村餐桌”带来的暖心服务。
“现在真好,不用自己忙活,就能按时按点吃上现成的可口饭菜。你看这里有8张桌子,以前我们都是在这儿吃,吃完饭嘴一擦,也不用刷锅刷碗,还能跟大家凑在一块说说话。”村民李爱梅高兴地说,受疫情影响,他们现在是分餐制,饭菜由工作人员帮忙打包好了,个人自行取餐带回去吃。
“在我们农村,有很多老人经常一顿只有一道菜,剩饭剩菜热了这顿热下顿,还有些老人还经常懒得做,吃了上顿又没下顿。”徐家镇东峒岭村“农村餐桌”负责人姜文同说,为了能够让农村老人按时按点吃上一餐可口的饭菜,东峒岭村积极响应农村老年餐桌建设工程,依托现有的农村幸福院建立了村级自营型“农村餐桌”,解决村内老年人特别是特殊困难老年人“一餐热饭”的问题。
东峒岭村的“农村餐桌”是乳山市首批建成运营的农村餐桌示范点之一。去年以来,为解决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就餐基本服务需求,乳山市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助餐服务新模式,搭建起属于农村老年人的“小饭桌”。
“结合村情、民情,我们在‘农村餐桌’建设方面探索村级自营型和集中配餐型两种模式。”乳山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介绍,村级自营型是依托各个村原有幸福院或闲置资产,对其进行进行简单的装修改造,配备桌、椅等必要的用餐基本设施和水、电、暖,消防等设施设备,建设村级自营型“农村餐桌”,由村集体负责运营;集中配餐型则是村集体提供场地,将运营服务进行外包,与周边具备养老资质的机构、组织等开展合作,由养老机构或专业服务组织集中开展送餐、配餐服务。
为解决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对象、低保对象等享受政府特殊服务群体的吃饭需求,乳山市还探索了将“农村餐桌”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由政府出钱,从餐桌统一购买服务,为特殊服务人群提供助餐服务。“我们村的‘农村餐桌’就与政府展开合作,代做全镇特困人群的餐饭,由政府统一支付费用,为全镇特困人群提供助餐服务,本村特困人群由村集体安排专人送餐上门,其余村庄则由镇政府安排专人取餐,进行统一配送。”姜文同说。
“农村餐桌”不仅仅是让老年人吃上热饭,还得吃的安心、让家人放心。为此,乳山市民政局与市场监管局合作,严格落实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制度,指导“农村餐桌”建立了食品安全自查检查记录,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信息公示管理台账,对餐厨废弃物收集管理。对于餐桌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从业人员建立食品安全培训、考核记录。
“我们每年会联合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对‘农村餐桌’进行两次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检查,同时也会联合镇区对‘农村餐桌’进行不定期抽查,严格规范管理。”乳山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说。对于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从业人员,他们每年会对其进行两次关于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规范化培训,确保餐桌的安全可靠。
目前,乳山市计划建设20处“农村餐桌”,所有餐桌选址均已完成正在积极建设中,其中6处餐桌建设完成,包括东峒岭村、人石村在内的4处开始试运营。